與四通八達的外部網絡相比,軍營局域網相對獨立,并有嚴格的管理和使用規(guī)定,但它并不因此就成為了一個“安全島”,仍可能因人為操作失誤、落實制度不嚴而產生“安全漏洞”。陸軍第14集團軍在嚴格落實規(guī)章制度的同時,著力提高官兵信息安全意識,形成了人人懂網、時時警醒的良好局面。
示范小組“現(xiàn)身說法”
有了制度不等于就安全
“把這幾首歌拷回去和戰(zhàn)友們分享!”某連文書小張將U盤插入“上網”電腦,沒想到,一份他已刪除的文件竟在另一臺電腦上被“還原”。刪除的文件緣何會再現(xiàn)?此時,屏幕上彈出了“網絡不是凈土,保密不容松懈”幾個字。
原來,這是該集團軍信息安全“現(xiàn)身說法”活動的一次場景模擬。集團軍信息安全示范小組定期到所屬部隊巡回演示,為官兵講解“擺渡”攻擊、木馬植入等竊密手段以及危害,揭穿網絡上可能的“陷阱”。
某旅政委陳新看罷演示后感慨,雖然部隊網絡安全制度很詳盡,但有了制度不等于就安全。如果官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被動落實制度,危險系數仍然不小。情景模擬讓官兵腦袋里裝上“防火墻”,制度的圍欄就會變得更牢固。
據了解,該集團軍還在局域網開設了信息安全短劇、警示故事等欄目,并邀請國家安全部門的網絡安全專家擔任“輔導員”,定期到部隊授課。
查漏補缺定期報憂
切莫亡了羊才補牢
“在外干部歸隊后,應認真檢查其個人電腦和移動存儲介質,防止病毒、木馬流入。”春節(jié)后,在集團軍某旅網絡安全“報憂會”上,旅干部科科長肖明軍結合近期干部歸隊情況,提出了建議。
集團軍領導認為,網絡瞬息萬變,現(xiàn)在安全不等于以后安全,不能盲目樂觀,更不能“亡了羊才補牢”。
為此,集團軍領導要求基層每日自查、機關每月巡查,及時排查安全隱患。春節(jié)期間,該集團軍派出多個信息安全工作組,檢查所屬部隊計算機安防系統(tǒng)更新和資料備份情況,通報了存在問題的單位。
“隨著網絡侵入技術不斷提高,我們經常使用的雖然是軍營局域網,但也絕非高枕無憂。”記者在某通信團“報憂會”上看到,官兵們各抒己見,先后查找出文件拷貝、器材維修等諸多薄弱環(huán)節(jié),并提出了相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