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創(chuàng)新:軍事短視頻長效價值提升路徑探究——海軍系列短視頻《艦遇新時代》傳播實踐帶給我們的思考和啟示
摘要:在媒介生態(tài)快速迭代的當下,短視頻以碎片化、輕量化的傳播特性席卷全網,也暴露出內容同質化、傳播短效化等瓶頸。補齊短板用其所長助力軍事文化傳播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要課題。本文結合海軍系列短視頻《艦遇新時代》傳播實踐提出,創(chuàng)新敘事、呈現和傳播,提升思想深度、藝術高度和傳播廣度,讓短視頻發(fā)揮長效價值。
關鍵詞:短視頻;《艦遇新時代》;傳播實踐
短視頻即短片視頻,是一種互聯網內容傳播方式,一般指在互聯網新媒體上傳播時長在5分鐘以內的視頻傳播內容。隨著移動終端普及和網絡的提速,短視頻因其既滿足用戶的表達需要又符合碎片化的時間要求,成為消費者更加偏好的傳播形式?!吨袊W絡視聽發(fā)展研究報告(2025)》顯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guī)模為10.40億人,使用率達93.8%,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156分鐘,居所有互聯網應用首位。然而,與短視頻日均千萬級的海量產出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多數作品在輿論場中如流星般轉瞬即逝,真正能引發(fā)情感共鳴、沉淀為集體記憶的精品寥寥無幾。這種“量大質輕”的現狀,使得短視頻逐漸被貼上“信息快餐”的標簽—雖然能快速滿足碎片化閱讀需求,卻難以承載深度價值,更無法實現長周期的文化傳播與社會影響。走出短效困局成為短視頻突破發(fā)展瓶頸、實現價值躍升的關鍵命題。
2024年,海軍政治工作部宣傳文化中心推出10集系列短視頻《艦遇新時代》(以下簡稱“系列短視頻”),巧妙實現“短”與“長”、“小”與“大”、“碎”與“整”的有機融合:單集時長僅3至5分鐘,卻生動展現人民海軍十余年發(fā)展歷程;以普通官兵、戰(zhàn)艦為切入點,折射海軍將士忠誠熱血、矢志打贏的宏大主題;通過連續(xù)10天集中宣推,引發(fā)全網700多家軍地平臺轉載,有效凝聚關注熱度,全方位展現人民海軍整體形象,顯著提升傳播廣度與長效影響力。本文聚焦其傳播實踐,從敘事、呈現、傳播三個維度探討提高軍事短視頻傳播質效的方法路徑。
一、以敘事創(chuàng)新承載深度價值,增強軍事短視頻感染力
作為一種新興的傳播媒介,短視頻具有敘事節(jié)奏快、信息傳遞直接、注重故事化等特點,這使其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受眾關注、在眾多內容產品中脫穎而出,也帶來內容淺表化、深度不足等問題。系列短視頻探索通過敘事創(chuàng)新,在吸引關注的同時,快速傳遞深刻思想和文化內涵。
寓理于事,賦予深邃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人民海軍取得歷史性成就。系列短視頻通過具體人具體事,反映海軍官兵奮斗強軍的風采風貌。例如,系列短視頻第七集《一諾無辭》,通過中國軍醫(yī)媽媽和她異國女兒的特殊情緣故事,展現和平方舟號醫(yī)院船人道主義醫(yī)療救援使命和入列16年到訪47個國家地區(qū)、治療33萬多人次的事跡,彰顯中國軍隊和平、責任與奉獻的價值取向。網友留言中,“驕傲”“感動”成為高頻詞,體現了對國家和軍隊行動的認同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這啟示我們,短視頻高度壓縮凝練,展現的往往是故事精華,這是其獨特魅力和傳播優(yōu)勢所在,而寓理于事,賦予其深邃思想則是其實現價值引領和思想啟迪的關鍵。要深挖選題,聚焦具有時代意義的真實事件、典型故事,錨定時代切面與精神內核;要創(chuàng)新敘事,通過精心設計情節(jié)、突出故事的沖突和轉折,引導受眾關注故事的核心問題,進而引出深刻道理;要巧妙使用視聽語言,通過數據可視化敘事、多維度時空折疊等方式,實現思想的具象化,更易為受眾理解和接受。
以小見大,展現宏大主題。系列短視頻重點展現一兵一哨與一支軍隊的內在關系,一艦一機與一個時代的內在邏輯等,以窺一斑而知全貌的形式,立體反映海軍近年來重大建設、重大行動、重大時刻等宏大主題,顯示出鮮明而巧妙的敘事設計。例如,《一劍十年》這一集,以一個在3艘航母工作過的少校軍官這樣一個經歷特殊的鮮活人物“串”起人民海軍10年3艘航母從入列到成軍的宏偉篇章,破題之巧讓網友印象深刻。網友評價:“這看似是一個人的幸運,實則是一個時代的饋贈。”這啟示我們,增強短視頻傳播影響力,需要見微知著。一方面要有“微”,即具體落點,讓思想實起來重起來;另一方面更要有“著”,反映宏大主題,探尋和回答思想引領與發(fā)展成就的政治邏輯與理論邏輯。既不能拘泥于一個畫面、一個創(chuàng)意點,缺乏小中見大的敘事設計,有意思但有意義不夠;又不能脫離實際,空洞說教,陷入宏大敘事而忽略細節(jié)和情感共鳴,有高度而無溫度。
以點帶面,增加信息含量。系列短視頻每集3至5分鐘,碎片化傳播放大整體形象,有形散而神聚的效果。以《一腔赤誠》這一集為例,選取一名基層士兵為主要拍攝對象,起于此又不止于此,受眾從“一個兵、一個戰(zhàn)位、一條艦艇”等小窗口,看到的是一支艦隊、一個軍種乃至一支軍隊、一個時代的波瀾壯闊,由小到大、層層遞進。正如片中旁白所言:“戰(zhàn)位很小,責任很大,在隱秘深海,在海天之間,在高山之巔,在深藍大洋,千千萬萬個青春水兵,千千萬萬個方寸戰(zhàn)位,勾勒出一幅能戰(zhàn)勝戰(zhàn)的宏圖愿景?!边@啟示我們,全媒體時代,受眾信息獲取呈現渠道多元化、內容碎片化趨勢。短視頻不僅要能夠以小見大,通過具體而微小的切入點展現宏大主題,還要能夠以點帶面,通過具有代表性的細節(jié)呈現事物的整體面貌。這就需要創(chuàng)作者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質,找到能夠反映事物的本質特征和整體面貌的關鍵點;要借助對“點”的深入挖掘和展現,使受眾能夠由此及彼,全面認知事物,在感性上形成感知,在理性上形成理解;要以一定數量的信息作為支撐,為受眾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更好地實現普及軍事知識、弘揚軍事文化和強化國防意識的目的,讓短視頻在傳播中發(fā)揮更大價值。
二、以呈現創(chuàng)新提高藝術表現力,增強軍事短視頻吸引力
視覺呈現粗糙、鏡頭語言單一、藝術韻味不足,是當前不少短視頻為受眾所詬病的短板。系列短視頻創(chuàng)新呈現,以文化賦能,提高藝術表現力,使其在傳播中發(fā)揮更大價值。
非遺賦能,深化藝術底蘊。系列短視頻每集片頭均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演繹驚艷亮相,講述海軍故事。如《一發(fā)千鈞》以變臉藝術化呈現潛艇官兵遭遇掉深時生死瞬間的極限緊張,《一生許艦》以“黃河號子”唱響一代代海天雄鷹為艦載機事業(yè)忠誠奉獻的歷程,《一腔赤誠》以京劇深情演繹人民海軍普通一兵的信仰等。專家評價,非遺文化元素的融入不僅增強了短視頻的藝術美感,更因精神的契合有效引導受眾感悟其背后獨特的價值觀念,讓情節(jié)更扣人心弦。以《一劍十年》這一集為例,這是一集有關中國航母事業(yè)發(fā)展的故事,從遼寧艦放飛第一架戰(zhàn)機到山東艦快速形成戰(zhàn)斗力再到福建艦取得新突破,在十余年發(fā)展進程中,蘊含諸多精彩故事和感悟,如何對這些豐富內容進行駕馭和展示是個難題。該短視頻別出心裁以章丘打鐵技藝為開篇。畫面中,伴隨著一錘一錘的起落,鏡頭巧妙切換:鐵爐旁,鐵石火花激蕩成劍;大海上,三艘航母依次登場,直觀展現戰(zhàn)斗力持續(xù)提升過程。由“鑄劍”向“鑄艦”,再由“礪艦”向“礪劍”,畫面虛實轉換之間,藝術展現海軍官兵把駕馭的“鋼鐵巨艦”打造成讓人民放心的“衛(wèi)國之劍”。鮮明的畫面感和文化底蘊呈現,為受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與情感共鳴,也為整集內容的展開奠定了引人入勝的基調。這啟示我們,軍事短視頻自帶大流量,不僅要注重展現鐵甲奔流、狼煙四起的硬實力,也要賦予美輪美奐的藝術底蘊,使其達到“很美很精彩”的展示效果。這就需要找準藝術與宣傳的契合點,抓住二者之間神韻相同之處,同時要注重拍攝技術及舞臺呈現藝術,與宣傳內容在視頻呈現時耦合鏈接,實現一氣呵成、相得益彰之功效。
情感為橋,增強共情共鳴。共情共鳴既是受眾對短視頻認可的直接表現,也是受其影響的直接反映。當下,一些軍事短視頻畫面很炫、人物很酷,但也存在敘事偏硬問題,由于重外延技術包裝、輕內核情感鋪墊,導致受眾“視覺有沖擊、心理無波動”。系列短視頻注重情感,既抓住受眾眼球,也直擊受眾心靈。以《一生許艦》這一集為例,全軍掛像英模、海軍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張超愛人張亞,以平靜的口吻講述對英雄犧牲報國的理解和對親人的懷念。一句“無一是你,但又無不是你”,看似波瀾不驚卻蘊含著強大的情感張力,催人淚下。而張超烈士墓前,湖南岳陽七中“張超國防班”學生齊聲答“到”,則將“革命事業(yè)后繼有人”的美好愿景具象化,讓人心潮澎湃。由此可見,“撫凡人心,接煙火氣?!眱?yōu)質的新聞宣傳,應以真情為橋,高大上的精神境界需要“凡人心、接地氣”,需要擺脫空喊口號的假大空宣傳套路,以真情贏得受眾共情。
視聽融合,構建沉浸體驗。視頻能夠出圈出彩,不僅有賴于前期拍攝質量、后期剪輯技術、形式包裝等因素,還依靠起到神韻作用卻又無形的音樂鋪墊。如前所述《一劍十年》這一集中,打鐵聲與艦載機起飛轟鳴的交織堪稱經典:鐵匠們一錘一錘有力地敲打鐵塊,節(jié)奏分明的打鐵聲充斥耳畔;鏡頭切換,艦載機起飛的轟鳴聲驟然響起。打鐵聲象征著傳統技藝中堅韌不拔、千錘百煉的精神,而艦載機起飛轟鳴則代表著現代海軍力量的崛起與奮進。這兩種聲音的交織,不僅在聽覺上形成強烈沖擊,而且與畫面的流暢轉換相得益彰,將傳統與現代緊密相連,讓受眾仿佛置身于中國航母事業(yè)從奠基到騰飛的宏大歷史進程之中,深刻體會到背后蘊含的深厚底蘊與磅礴力量。其實踐表明,大流量的短視頻視覺盛宴背后,背景音樂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情感的催化劑,畫面的“靈魂伴侶”,更是品牌信息傳播的加速器,需與視頻內容緊密貼合,共同編織出統一的敘事線。同時,需要注意視頻節(jié)奏與受眾情緒體驗,分析視頻剪輯速度、情感起伏,選配與之相呼應的音樂,創(chuàng)造沉浸式視聽享受。
三、以傳播創(chuàng)新促進產宣推融合,擴大軍事短視頻影響力
孤木難成林。全媒體時代,單一平臺單打獨斗難以掀起大規(guī)模的傳播浪潮,難以攪動信息傳播的深海洪流。只有通過多平臺協同合作、整合資源,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傳播矩陣,才能在激烈的信息競爭中占據優(yōu)勢。系列短視頻打破“自產自銷”傳統思路,通過生產平臺與推廣平臺聯合發(fā)力,形成長期常態(tài)影響。
善于軍地聯動,借助地方平臺優(yōu)勢,形成立體多維傳播態(tài)勢。系列短視頻由海軍政治工作部宣傳文化中心和山東廣播電視臺聯合打造。海軍政治工作部宣傳文化中心所屬媒體是海軍“藍色方陣”宣傳陣地的主平臺、主窗口,人民海軍新媒體矩陣擁有超過2500萬粉絲。山東是革命老區(qū)、紅色沃土,素有愛國擁軍優(yōu)良傳統,以山東省及其下轄地級市命名的航空母艦、驅逐艦、護衛(wèi)艦眾多,齊魯人民對海軍建設關注度高,山東廣播電視臺在軍事宣傳領域有獨到之處。軍地兩家單位、兩個平臺的力量融合,實現宣傳資源共享,也推動宣傳效能的提升。
善于平臺互動,探索大屏小屏互補互動的路子。山東廣播電視臺統籌調整時間,將系列短視頻在黃金時段重要欄目推出,同步帶動臺屬新媒體賬號,大屏小屏聯動,同時段平均收視率達到7.59%,市場份額達25.95%,收視率穩(wěn)居同時段第一。人民海軍新媒體矩陣發(fā)揮軍隊媒體官方平臺的權威特點,積極協調,包括新華網、央視網等央媒新媒體平臺在內的全網超過700多家媒體平臺轉載,海軍各方向部隊同步跟進,形成軍地平臺互動聯動、上下發(fā)力合力之勢,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
善于順勢發(fā)動,把握宣傳時、度、效。系列短視頻推廣期間,正值山東艦入列5周年和人民海軍護航16周年,反映航母建設成就的《一劍十年》和展現海軍護航成就的《一路護航》借勢取得更廣泛的傳播效果,進一步擴大了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力、中國軍隊文化軟實力。系列短視頻堪稱一次山與海的交匯、紅與藍的交融、軍與民的共創(chuàng)探索,為提高軍事短視頻宣傳質效提供了有益借鑒。
(作者單位:海軍政治工作部宣傳文化中心)
責任編輯:張和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