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湯晴,解放軍第306醫(yī)院,藥學部。
體內(nèi)鐵不足引起的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臨床常見病與多發(fā)病,尤其是經(jīng)濟不發(fā)達地區(qū)的嬰幼兒、育齡婦女和各種慢性失血患者發(fā)病率較高。
我國居民膳食鐵的適宜攝入量(AI)為成年男子15mg/d,成年女子20 mg/d。特殊人群可酌情增加,如青少年、孕婦和乳母等容易出現(xiàn)鐵不足的患者;胃切除術后、腹瀉、慢性腸炎等胃腸功能紊亂導致鐵吸收障礙的患者;慢性胃腸道出血、痔瘡、月經(jīng)過多等各種慢性失血導致鐵丟失過多的患者。
鐵缺乏的營養(yǎng)治療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實現(xiàn):服用鐵制劑、改善飲食、強化主食原料和調(diào)味品中的鐵。
首先,首選口服鐵劑,但要餐后服用可減少胃腸道反應。一般服用3個月后血紅蛋白可以升高或恢復正常,但應再繼續(xù)服用4~6個月,待鐵蛋白恢復正常后再停藥。口服不能耐受或吸收障礙者,可選擇鐵劑肌內(nèi)注射。
其次,堅持選用含鐵豐富的食物。畜肉、禽肉和動物內(nèi)臟等含血紅素鐵豐富,鐵吸收率高,如動物肉、肝為22%,魚為11%;大部分蔬菜、谷類、豆類中的鐵主要為非血紅素鐵,吸收率較低,如大米為1%,玉米和黑豆為3%,菠菜為2%左右。因此膳食中鐵的良好來源,主要為動物肝臟、動物全血、畜禽肉類、魚類。黑木耳、紫菜、黑芝麻等非動物性食物含鐵也很豐富,可增加攝入。
然后,多選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蔬菜中的鐵雖然吸收率相對低,但由于富含維生素C可促進鐵的吸收,也應適當補充。水果中除維生素C外,枸櫞酸、果糖等也有助于鐵的吸收,可隨餐飲用鮮榨果汁或者進食新鮮水果促進鐵的吸收。
最后,減少攝入對鐵吸收有影響的因素。食物中的植酸鹽、草酸鹽、磷酸鹽、碳酸鹽、鈣、鋅等會影響鐵的吸收;茶葉中的鞣酸、咖啡和可可中的多酚類物質(zhì)也會影響鐵的吸收。應避免上述食物與富含鐵的食物同食,建議在餐后1~2小時后再飲茶或者將蔬菜先在水里焯一下去掉草酸等物質(zhì)再烹飪;富含鈣的牛奶及其他乳制品可作為餐間點心食用,而不隨餐食用;也可以將富含抑制鐵吸收的營養(yǎng)素的食物放在含鐵量最低的一餐中食用,如食用含鐵量低的谷類早餐時飲用茶或乳制品。
在注重鐵劑補充的同時仍要警惕過量造成的中毒現(xiàn)象。急性中毒常見于兒童,主要癥狀為消化道出血,且死亡率很高。慢性鐵中毒可發(fā)生于消化道吸收的鐵過多和腸道外輸入過多的鐵。肝臟是鐵過載損傷的主要靶器官,過量鐵可致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細胞瘤等。